垃圾分类与处理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日期:2013-03-31 07:29] 点击: 字号:[ ]


  由于近几年城市垃圾增多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许多大城市对垃圾进行处理与分类,但目前在实施这种制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根据近期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图为目前济南在垃圾处理分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不足,对此,我的改进建议是:
  对垃圾分类名目进行细化,可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有害垃圾等,这样可以将对环境污染大的垃圾隔离,目前日本在实行这种分类制度,效果也不错

          增设具有分类回收功能的垃圾箱,而不是将所有垃圾全都放入一个垃圾箱

 

          目前公共垃圾桶主要分布在车站,社区,交通灯附近等人流量较大的地区,但一些垃圾桶由于使用频繁,而又无人维修,已经无法正常使用,因此,政府应定期派人去维护,检修公共垃圾桶,保证其正常使用

           根据调查显示,有高达70%的民众认为市民的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未形成或执行状况一般,有约39%的人偶尔或不按规则将垃圾扔进垃圾箱,因此,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乱扔垃圾的市民予以批评,同时向群众宣传环保意识与保护环境的行为,学校应开展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活动(比如植树)

 

2. 从微观上来看,我国的垃圾桶设计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导致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困难,以下是普遍被投入使用的垃圾桶

一、这种类型的垃圾桶看起来简单,但存在着空间上分布不合理,能够投入垃圾的缝隙太小。关于这个缝隙的宽度,平均大概15厘米左右,因此有些大件垃圾投不进去以及有些人怕碰到垃圾桶壁而随意地将垃圾扔进去,导致垃圾从桶中掉出。而且,垃圾桶的体积过小导致垃圾在短时间内积满而无人去治理。对此,我的解决方案是将广告牌面积减小,并增大垃圾桶的体积,同时增大可以投入垃圾的缝隙面积。宽度约25厘米左右。
二、 这种类型的垃圾桶在外部多了一层铁皮,如要将垃圾扔进去必须推开它,这样做好处是可以将垃圾隔离,不易使轻质垃圾掉出,同时遮住了垃圾的气味。但是有时铁皮厚度太大,导致人们所施加的力增大,因此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铁皮面积与垃圾桶的体积太小,导致可以投入垃圾的空隙减小,给人们带来了困难。有些类似的垃圾桶将铁皮设计的太靠下,导致有些人必须弯腰才能将垃圾扔进去。因此我的解决方案是减少铁皮的厚度,使人们能用更小的力推开它。增大垃圾桶的体积,并将铁皮的位置设计的向上一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