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系列活动——全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云南历史文化名城红河建水县举行,全国多数省市通用技术教研员、骨干教师参加活动,就新课标、高考改革等话题进行研讨。会上来自各省市刚刚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的11名选手进行现场说课交流,我校高良元老师作为山东省代表参加了交流展示活动。
通用技术全国优质课评选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进行的,在2017年全国各省市组织的优质课评选基础上评出的。我省是在全省通用技术德育优秀课例评选的基础上,推荐6名省一等奖获得者参加全国评选,高良元等三名老师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根据中国教育学会相关要求下发推选展示通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研室进行逐层选拔,共推荐78节优质课进行评选。组委会按照“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评委对推荐课例进行了认真评选,于2018年3月共评出一等奖26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18名,在中国教育学会进行了为期10天的公示后发布获奖公告。参评的每一节课都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过精心打磨的优秀课例,高良元老师的《榫卯结构初识与实践》一课,通过讲解展示、技术试验、模拟演示、亲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对榫卯结构有所认识,并让学生亲手加工了榫卯结构,有效渗透了德育思想,充分贯彻了技术意识和物化能力核心素养,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宏扬,榫卯工艺得以实践,工匠精神得以渗透。
本次研讨会是通用技术(劳动技术)学科的一次高级别交流研讨活动,安排在榫卯结构建筑云集的云南建水举行,所处环境与高老师交流的课题非常搭配,教育专家、上海市教研室通用技术教研主任贺明菊老师对高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点评,她对选题、试验、演示、优化等各方面的设计与讲解进行了肯定和认可,同时对教案文本的书写规范及重点难点把握等方面提出了修正意见,指出“教学目标要落地,不要泛泛而写,重点难点要小到每一个点上,也不可罗列太多”。教学研究无止境,一堂好课的打造永远没有终点,想成为一名好老师也必须要培育工匠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