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丝绸之路甘肃之旅


[日期:2018-08-29 11:38] 点击: 字号:[ ]


研学第一天:济南西客站乘高铁前往兰州西客站

实验学生统一集合,前往水车博览园,2005年8月26日,被誉为“水车之都”的兰州建起了一处水车博览园,再现了50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

我们晚餐特别安排,学生在黄河岸边品尝兰州当地特色美食—牛肉面。

洗去一身的疲惫,前往酒店办理入住休息。

目的:相约丝路兰州;学生锻炼自己独立远行能力;了解当地美食特色。

研学第二天

元气满满的一天,兰州下起一场小雨,我们学生迎着小雨前往兰州火车站,乘车前往张掖。

在张掖湿地博物馆前,我们在这里举行开营仪式。山东省实验中学级部主任吕主任,代表学校发言,激发学生热爱研学的积极性。并且学生代表也发言,积极上进,珍惜此次研学的机会。随后我们带领学子前往张掖湿地博物馆,了解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的价值,让学生理解本地社会的工艺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自然环境的保护中,让学子做一个不沉默的环保参与者。下午前往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曾经被评选为全球25个梦幻旅行地,这里地貌景观雄起奇壮美、色彩艳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发育于距今200万年前侏罗纪至第三纪。山,颜色奇多,有的如七彩带,有的半红半白,有的红灰相间,有的半黄半黑,让学生们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丹霞山有许多奇岩怪石。古诗云:“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远远望去,丹霞山有的像个大桃子,栩栩如生,正等待着“猴王”去摘呢;有的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苍劲有力;有的呈现出“中国人不认识,外国人不知道”的字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晚霞的照耀下,变得更加奇特。丹霞山七彩斑斓,造型奇特,而这都是因为它特殊的地质构造形成的。丹霞地质构造是由岩石堆积形成的,它由红色砂石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让学生们流连忘返,一饱眼福。

目的:激发学生研学的积极性;了解湿地科普知识,让学生学会环保;了解丹霞地质,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壮美景观。

研学第三天

少年强则国强,学生们在休整后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路向北!一路戈壁!一路学习!一路上,看着一个一个的路标前行,穿梭在茫茫戈壁滩中,星星点点的骆驼刺分布的恰到好处,偶见的红柳开着淡紫色的小花,叶片缝隙中依稀可见红色的枝茎,还在为心心念念的胡杨林看不到的时候,几棵胡杨便出现在眼帘,尽管只是一个胡杨林公园做的标志,但也很满足,很激动了。喜欢胡杨枝干的婀娜,更喜欢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刚强和坚持!茫茫戈壁滩,似乎看不到劲头的路,或因为空旷,或因为壮阔。在跑了很长一段没有人烟的戈壁滩后,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城——东风航空城,当地人称之为“10号基地”,我们叫他“酒泉发射基地”。

在这里,学子们前往问天阁参观,还有幸在每一次宇航员出征前,国家领导人接见他们的地方拍照,宇航员着装后坐在玻璃窗里面,接受领导人接见!今天,学生们坐在那把椅子上,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即将出征的宇航员!离开问天阁后,学生们和宇航员们合影,学生们心里做一名宇航员的飞天梦已悄然发芽。午餐后,接下来是给学生们放松的时刻了,前往发射塔,发射塔是空旷地域,可以拍照,可以近距离观看,就让孩子们在这儿自由放松一下吧!学生们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中,看到了远处组装火箭的大楼,运输火箭到发射塔的轨道,还有发射时的导流槽……书上、电视上看到的,一幕幕就在孩子们眼前呈现。今天的行程,对学生们的教育意义真的不是火箭怎么组装等知识方面的,更是精神上的激发。当研学老师问到学生们的感受时,学生们大声说: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是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我们骄傲!

经过几代两弹一星功勋们的努力,有我们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我们做到了!我们国家成为导弹、火箭等尖端技术得强国,我们屹立于强国之林!

在航天城的一天中,遇到我们的人,问到我们是山东人时,都会羡慕的说,航天城里很多都是山东的首长、山东的士兵!确实是,参观时了解到基地高层,12位来自山东!为了祖国骄傲,也为我们的家乡骄傲!这应该是孩子们意外的收获!今天以后,也希望我们的学生们给自己一个航天梦,有梦就有行动,有梦就有未来!希望我们的学生们也能够梦想成真,为我们祖国更加强大、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

目的: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国航天梦点赞!

研学第四天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整个参观过程中,学生们的优秀表现又赚到了游客的大拇指。学生们有秩序的跟随着研学老师认真听,在城墙上行走时,因为城墙可供行走道路比较窄,我们队伍大,走的慢,学生们自觉站成一列纵队,空出一侧供其他游客行走,再次展现出学生们的优秀品质,又向游客们展示了我们山东省实验中学的亮丽名片!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每一个学生,在未来道路上,脚踏实地,壮志凌云!

结束了嘉峪关的行程,前往下一站——敦煌。四个多小时,经过瓜州的时候,学生们做了一回“吃瓜学生”,当地产的甜甜的西瓜和香瓜,让学生们验证了“昼长夜短”瓜甜的道理。一路上,学生们都在养精蓄锐补觉中,恐怕没有精力欣赏沿途的美景,广阔的戈壁,配上蓝天白云,怎一个美字了得!鸣沙山、月牙泉真是美极了!五点多进入敦煌市,很远就见到了远处的鸣沙山,此时的敦煌还是艳阳高照,金灿灿的沙山,真的像画中的风景一样。美丽的月牙泉除了给人旖旎景致,更让人感到大自然的神奇!这是一个让孩子们尽情撒欢的地方,走到鸣沙山脚下,学生们套上防沙鞋套,自由活动,尽情撒欢!孩子们爬上山,冲下来,再爬上去、再冲下来,还有学生干脆体验了一把滚沙,从沙山上滚下来,还能自如的做到想滚就滚,想停就停,童真在此时表现的淋漓尽致,什么天气热,太阳晒啊,全都不是事儿,玩嗨了才最关键。虽然太阳还老高,但时间确实晚了,晚上还有篝火晚会呢,当然,露营基地的沙滩摩托和滑沙对孩子们也是很大的诱惑。

结束鸣沙山的撒欢,学生们前往鸣沙山后山区的露营基地,感受沙漠中奔驰的摩托以及畅快淋漓的滑沙活动,晚上还有自助火锅,饮料免费畅饮,烤羊肉串等活动。1-7车的同学纷纷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我们一起唱歌,跳舞,还特地为研学途中过生日的小伙伴,准备了生日蛋糕,相信这将是她们人生一个意义非凡的生日。吃饱喝足,我们一起手牵手围着篝火,唱啊!跳啊!一起看大漠的夜空,那种放飞自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在学生们的依依不舍下,我们结束了沙漠篝火活动,前往酒店入住休息。学生们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到12点结束,学生们没有抱怨,没有疲惫,反倒是精神抖擞,真心佩服学生们!

目的:攀登长城要塞,感受塞外风光;了解沙漠与绿洲形成的原因,学会保护环境;篝火晚会,零距离接触沙漠,尽享沙漠别样野趣;

研学第五天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莫高窟的塑像多为泥塑,色彩受空气影响,所以每天游客限流。我们提前1个月预约报名,预约到了门票,能够多看8个窟。预约的时间还刚刚好,看完了吃午饭,正好下午的行程。到达莫高窟,先看了两个数字影像,从视频中孩子们初步了解了莫高窟的历史文化和洞窟简介。影像之后,乘坐区间车前往莫高窟。因为莫高窟,甘肃省专门修了一条内部道路,只通往莫高窟,且只有景区的区间车行驶。

排队等候的学生们看上去很疲惫,孩子们的疲惫来的快去的也快,等到进入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参观时,叹为观止的精湛技艺让学生们突然来了精神。

莫高窟的佛像多为泥塑,就是草与泥过个做胚,然后涂画颜料。一千年前的技术真的是神奇,最薄的裙角用泥塑出来如纸般薄,如丝绸般轻,风都能吹起来,且保存了千年,留给了后人的,除了现有的塑像,更多的是对前辈的敬仰,对我们伟大民族的敬仰,对大国技术的敬仰!

这样的教育,真的不是书本上看看图、读几段文字所能获取的!

这一趟研学,学生们真的是来着了!

丰富的午餐过后,我们来到了敦煌书院。再这里不光有书院的老师亲自讲解敦煌的历史发展,而且也亲手指导学生们制作莫高窟壁画。在这里学生根据老师讲的飞天文化,学生发挥丰富想象制作莫高窟的壁画。并且可以留存带回家里,送给父母当礼物。

时间总是匆匆,虽然离着天黑还有很久,但是学生们必须去吃晚饭了,晚饭后要去赶坐卧铺火车。很多学生没有坐过卧铺,对卧铺充满了好奇。“老师,卧铺火车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床啊?”“老师,火车上怎么睡啊?”……总而言之,各种为什么都将在登上火车够揭开谜底。踏着火车停止检票的点,学生们全部顺利上车。本想让学生们早睡觉的,可无奈大西北的日落晚很多21:30天才算黑下来,天不黑学生们不舍得睡,再加上分散在多个车厢,每个车厢的学生们相互串亲戚似的,当然还有初次坐卧铺车的兴奋,直到22:00以后学生们才算陆陆续续睡觉。前面几天确实疲惫,学生们原以为的睡不着或者那么窄的床会不会掉下来的担忧都是多余的,学生们躺在床上一觉睡到天明。

这一天,遇到了莫高,跟随着讲解,看着墙壁上的博物馆,学生们似乎穿越到千年之前,来了一次神游之旅!初见莫高,定当永生难忘!

目的:了解敦煌历史飞天文化及壁画塑像欣赏课;由深资艺术家,亲自指导学生们制作泥板壁画艺术。

研学第六天

火车抵达兰州后,我们再次带领学生们品尝当地美食—兰州牛肉面,学生们吃了个热火朝天,有的学生居然吃了两大碗。地方特色还就得在当地吃更地道!虽然济南也有很多兰州拉面店,但是,吃到了当地的牛肉面,才知道我们平常吃的兰州拉面大概也就是兰州拉面的做法,确实济南版拉面。一个地方特色,应该和当地的水土有很大的关系吧,就像南橘北枳,成都的辣椒种子种在济南就没有成都辣子的味道一样,兰州牛肉面亦是如此。面细而筋道,一层红红的辣椒油香而不辣,配上个或酸甜可口或脆脆清爽的小菜,加个蛋,面里的牛肉粒也是真材实料……总而言之,热气腾腾中,一碗面吃下,就一个字——爽!吃饱了肚子就得去学习了,前往甘肃省博物馆的车上,研学老师一连串的提问,甘肃叫金城,知道为什么吗?虽然学生们回答的五花八门,但学生们都是积极踊跃。学生们借着金城的话题还给老师普及了我们的泉城,从学生们的话语中,能感受到每一个学生对济南的热爱!

今天这站,甘肃省博物馆。参观当地博物馆研学的必修课,就如同一定要体验当地特色美食一样!昨天参观了墙壁上的博物馆,今天要看的就是埋藏在地下的博物馆了。甘肃省博物馆看上去不像我们的省博那样气势磅礴,学生们自由参观,从让学生们看分布图开始,让学生们在相应的位置找到相应的展厅,这都是能力!馆藏品毫不逊色,古生物化石展,长达35米的马门溪龙化石架让孩子们震撼,中国古象的化石为什么没有长鼻子?为什么肋骨没有围成一个空腔?哈哈,这都是问题!看到三人合葬墓穴时,学生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就开始研究了。从有陪葬品来看,从三人骨骼姿势来看,从课本上学的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来看,学生们推断出了大概:有钱人家,中间的是男主人,两边的是男主人去世时的陪葬丫鬟或者妾……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棒棒哒!当然展馆中,最出名的就是马踏飞燕,学生们都充满好奇的前往参观。甘肃省博物馆参观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但行程紧张,也只能给学生们留点念想了!

六天的研学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学生们辛苦并且快乐着,学生们每人收获研学小纪念品-沙漠骆驼,带着留恋与不舍,踏上返程的火车。在高铁上,学生还兴致勃勃的制作了属于自己的航模,小小的满足了自己的航空梦!父母们也一直盼望学子的归来...

六天的行程圆满结束了,棒棒哒学生,满满的收获,一切的辛苦,在一句“老师再见”中都变成了幸福!


                                       开营仪式——张掖城市湿地公园                                                              


                                             参观甘肃省博物馆                                                                          


                                                 参观莫高窟                                                                         
                                          参观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                                                                
                                                 七彩丹霞                                                                        
                                                游览鸣沙山月牙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