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步入长安,一日读懂中国——山东省实验中学暑期“西安——延安”研学旅行 |
|||
|
|||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十三朝古都的世界名城,西安的只檐片瓦上,都承载着难以想象的历史厚重。为了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变迁,探索这座城市的奥秘,8月20日,山东省实验中学240名师生跟随拓远研学的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前往西安进行了为期6天的研学旅行。短短六天的时光,学生们在这座富有历史底蕴的城市,聆听了许多不朽的传奇。行游高校看变迁,深入科研树理想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让学生提前感悟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学生一同前往西安交通大学进行参观体验。这里人文积淀厚重、历史文物众多,学生们认真观摩,同时将课堂上所学的历史知识融汇贯通到这现实情境中去,仔细体验着其中的历史真谛。在西迁历史纪念馆,仔细端详着墙上的壁画,感悟着百年高校人文历史的变迁。一所高校的演进成长,亦是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游逛在历史的年轮里,同学们惊叹西迁史的不易,感慨交大人的忠诚与勇气,把西安交大建成一座国内著名的学府。牢记历史,不忘传统,西迁精神,在这里永放光芒,也激励着每一个故事的聆听者。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中国科学院专家张宁宁教授通过一一问题、一步步引导向,学生们讲述了何为“科研精神”: “求实、创新、协作、牺牲、自律”,短短十字,却有数人甘之付出一生。张教授结合实验室具体工作内容向同学们耐心解答,并鼓励那些还尚感迷茫的学生们要早日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努力。随后,在拓远研学随队科普专家、中国科学院博士孙维君副教授的陪伴和讲解下,同学们还实地参观中科院重点项目——除霾塔。同学们在此驻足观看除霾塔的有关构造,认真了解雾霾形成相关的信息,并一起进行讨论。“古今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惟有坚韧不拔之志 ”在科研这条路上,没有捷径,这些科研人员,用自己的行动和付出,感动了学生,为他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激励着他们去找寻自己的人生目标。初观皇陵登城墙,步入碑林觅风情博物馆收集着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西安石碑林博物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和明城墙,都留下了学生们实地考察学习的身影。在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同学们无不被祖先的智慧折服。通过研学导师专业细致讲解,同学们以历史为主线,深刻体会秦国由弱变强统一六国,却又二世而灭覆灭的历史进程,既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也增强了创新进取、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在碑林博物馆,学生们系统观摩和研究了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文化,在这座巨大的艺术宝库里,学生们不仅加深了自身书法艺术的兴趣和水平,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学生们与曾经登上央视春晚的民间艺术家们,共同学习和体验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在老艺人的带领下,学生们学唱腔、学形体,亲身体验了八百里秦川人民的豪迈雄浑的乐曲艺术。陕西剪纸和biangbiang面的制作过程也是妙趣横生,同学们纷纷动手,感悟着民间艺术的风情,相约把自己的作品保存好送给父母家人。西安古城墙,是西安固化的历史,更是鲜活的人文。登阶步入城墙上,学生们远眺长安景、追思古人情。在一千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中,无论风雨阴晴,它依然挺立守护。在研学老师们的指引下,学生们联想到父母毫无保留的付出和老师给予的宽容与灌溉,增强了学生感恩父母和爱国爱校的情怀探访革命领袖故居,重温中国革命浪潮为了让学生们感受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学生来到了国家级红色旅游革命教育基地——延安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学生们一边行走,一边参观,一边思考,重温着中国革命的烽火岁月,缅怀先人不朽的革命事业。在毛泽东和周恩来旧居,同学们被伟人的简朴近人所感动,更被延安积极向上的革命氛围所感染,回程时有学生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站在这方土地,深刻感觉到了肩上的民族复兴重任,唯有不懈奋斗,方能将这“精神之火”传承下去。6天研学旅行,时间虽短但收获满满。通过对西安和延安的研学旅行,同学们丰富了知识拓展了眼界,更深化了同学们对“博学日新,德行天下”的校训精神,坚定了树立自己远大人生理想和抱负的决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