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区>学子空间>学生组织>记者团
第九届(2016级)学生记者团
发布日期:2018-09-11 15:30
浏览次数:



团长: 高禹阳

  

乘东风,寻东陆,东觅极东。

文字、摄影、特撰、编辑,四大部门勾勒出了记者团一个大家庭的模样。一年的艰辛于磨砺我们一起走过。我始终坚定的认为,胸前那面彩旗是实验学子难得的荣耀。作为第九届团长,就像是家里的兄长,必将与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以昂扬的斗志共同迎接新的挑战。

愿“东陆”的彩旗永远飘扬。


副团长: 姜瑞洋  

  来自201628班,第九届文字团长。

闻此知彼,由旁得通,真实不需粉饰,本身足够引人入胜。严谨诚挚对待所见,客观辩证展现所持。记者团的工作经历带给我成长许多,很高兴能在记者团了解到新鲜的观点。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欲变世界,先变自己,我愿成为那个擦亮世界玻璃的人。

 

副团长: 姜雨彤  

 

  201635班姜雨彤,任第九届记者团副团长、35班团支书、IC电影社社长。

       新闻人柴静曾说过采访是一种抵达。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东校的点滴,用笔书写最真实的新闻,抵达人心,尽管艰难,但我们在路上。记者就是记着。我是一名东陆记者团的守望者,希望在心灵的碰撞中寻找人生的真谛。



 


 

文字记者: 李成龙

 

  我来自1630班,很荣幸能担任第九届记者团的文字编辑的工作,我比较喜欢计算机,我对图片处理也都一点独特的见解。我是一个活泼的男孩,加入了记者团,记者团使我变得严谨,让我变得更加优秀。我对记者团的工作充满着热爱。努力并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文字记者: 刘颖璇

  我在记者团内担任文字记者一职,爱好绘画、钢琴、写作、声乐。在记者团工作的两个学期中,沟通,交流,工作能力与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不断增强,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形成了“耳听为虚,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求实新理念。以一笔记录璀璨,以一心绽放未来。愿以绵薄之力,纪实青春校园。

 

文字记者: 王灿

  

我用成长垒砌了不高不矮的墙,笔杆和眼睛就是我的瞭望塔。

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喜欢弹弹吉他读读书,摄影也是一个爱好。我喜欢在一盏灯下琢磨琢磨事情,思绪涌上来的时候,就像梦一样美丽。我热爱这个工作,我渴望看清这个神秘又有点令人苦恼的世界,追求着,向尼采所讲的——“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我喜欢把春天篱笆上绽放的花朵摇摆,把夏天的蝉鸣织就摇篮曲,秋天小刺猬背上红红的果实酿熟,冬天裹在棉袄中看红红的炉火......文字,将是我一生的朋友。

 

文字记者: 徐俪格

  

  文字记者徐俪格,自号倜傥君,是个日夜不务正业的文学青年。爱写诗吟诗,对月抒情,时而写写文章,侃侃大山,对文学有独特见解,有小而确定的情怀。纵使时间的针脚细密无孔,我也依旧我行我素,做世界的旅人,与文学做伴,与情怀为友,做个彻彻底底的职业文学家。

  “自在如风的少年,飞在天地间,比梦还遥远。”


 

文字记者: 张孟婕

  

  能有加入东校记者团的机会是我的荣幸,在这里我收获了许多优秀的伙伴,得到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增长了个人能力,丰富了待人接物的经验,这无疑将成为踏入社会后我坚实的助力。

  在记者团跟大家相处的时间不够长却也不短,足以让我对我们记者团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在幕后记录着同学们生活的点滴,尽记者职责。能在这样一个团体中,我深感荣幸,我愿为记者团尽一份绵薄之力,让记者团更优秀。

  相信记者团一定会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东风东陆东极东”



特约撰稿人: 张涵冰

 

  很荣幸加入记者团这个组织。身为记者团的特约撰稿人,愿用自己的笔抒写出自己的青春印迹。虽年小而志在四方,我要求自己,以一颗充满激情的心对待一切事物,把热烈的爱献给深爱的人,所以从内心努力拼搏,为自己的青春赋予最珍贵的含义。

 

 

特约撰稿人: 张瑞

 

 

  现任30班组织委员,是一名现实主义者,乐观主义者。

  王阳明心学的宗旨“存大理,致良知”告诉我任何思考和行动都要发于外物,归于内心。

身为记者的所作所为便是对这一“知行合一”理论的完美阐述。我握的是一杆轻笔,肩负着的却是时代风云的重任。

  Dream without fear,love without limit.

  我坚信一切常存梦想之人,终会相聚在云端。


摄影技术指导: 李静峰

  

  热爱摄影。摄影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相机是我的本体。通过镜头看世界,看到别人看到的,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一机,一头,足矣。在记者团的一年,收获了很多。新的视角,新的故事,新的世界。愿用手中相机记下身边的故事,记下生活中的美好和不堪,留待来日回首。


摄影记者: 李叔桐

  

  第九届记者团摄影记者,团内划水十级选手。

  当初技术相当稚嫩,在记者团的一年里,得到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培养了我的能力和综合素养。和诸位同僚一起工作的经历弥足珍贵,将成为我重要的高中回忆。

  都是二八年华,少年意气把酒东风,用自己双手记录生活的吉光片羽,是荣幸,亦是责任。

  希望我为记者团做出的些许贡献,能够成为他成长前进航线上一缕东风。

  

 

 

摄影记者: 孙柏芊芊

  

  我是孙柏芊芊,一名摄影记者。我享受用相机记录生活的过程,想用一张张照片串联起东校的点滴,闲暇时在生态园摄影总能使我的心平静。我愿意成为学校活动的记录者、实验辉煌的见证者!

 

摄影记者: 孙世同

  来自201628班,第九届记者团摄影记者,从小学开始接触并喜爱摄影,加入记者团以来认真工作,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在记者团的工作中,我在记录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同时,也记录下了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同学们田径赛场上矫健的步伐,国旗杆前威武的身姿,永远被我们定格在相片之中,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我愿记录下实验的每一个美好瞬间。不仅如此,在记者团的工作中,自己的摄影和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它增加了我的见识,拓宽了我的视野,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祝愿记者团这个大家庭会越来越好! 


摄影记者: 王瑾熤

 

  2016级摄影记者,根与芽组织理事,光影社副社长
  直爽开朗,喜欢傻笑;热爱生活,盲目乐观。
  摄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照片记录了时间、风景、人物;可回放照片时才发现,原来它还记录了按下快门时的感触、思绪、心事……每一张照片,都是时光的标本。按下快门的那一刻,镜头记录下的是我不善言说的光阴。有些照片虽拍的不尽人意,却不舍删去,割舍不下的是剪影中那张张真挚动人的脸庞。


摄影记者:  赵若楠

  2016级27班一个咸鱼摄影记者。摄影于我来说,便是仅一人,一机,穿秋林,沐冬雪,眺望朝日之起,隐于黑夜之潮,当一个人无法拥有时,他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
  涉猎极广惜于广而不精,忠于职责忠于荣耀更忠于自己,既然人生有涯,何不去行些热爱之事。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便燃烧自己。愿为弱者撑起倾倒的墙,将一生奉予梦和远方,随时充满热情勇敢与希望。
  我愿热诚如火焰,骄傲如初阳。
  感谢你看到这,有幸识你,请多指教。


摄影记者:  宗烨键

 

  第九届记者团摄影记者,现负责航拍一职。

  兴趣广泛,痴迷科技,爱好钻研,对各种神奇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一枚标准的技术宅。以一种前所未闻的视角观察原本熟识的世界,使我内心感到了无比的震撼,这也就是我走上航拍这条道路的原因,工作由于热爱,热爱源于内心,这就是最真实的我。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并矢志不渝的坚持下去,这就是最完美的人生。


美术编辑: 郭心阳

 

  我爱好绘画,PS,电影。在记者团的工作中,我收获了友谊,锻炼了能力。学会承担责任。希望日后,可以继续在记者团这个温馨的家庭中,尽自己绵薄之力为记者团作出贡献。


美术编辑: 凌兮

 

  不知不觉间,已在记者团经历了一轮四季。我们用文字、图片展示着东校的魅力,青春的多彩,也传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仍不忘四处寻望合适的风景和角度,仍不忘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记录着的美丽。我们的共同付出,努力换来共同的收获,欣喜。

  无论是东陆的杂志设计,还是明信片售卖海报的绘制,我们都会尽力去做并做到最好。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完美,可能会被退回重来,我们仍怀着最初的信念。重新铺开一张白纸。拿起一支画笔。学校大小活动都可见摄影记者忙碌的身影。宣传栏里文字记者用心传递正能量,而在幕后的文编美编也努力的做着版面设计。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记者团共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无论多少,都将是难得的锻炼和一份珍贵的会议。


美术编辑: 徐辰瑞

 

  同样的一支笔,文编的笔下文思泉涌,美编的笔下江山如画。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点滴生活,我们用颜色渲染斑斓心绪。美编并无多少工作,一年也就一张封面,两张海报,在PS横行的年代,手绘实在费时费力。可是唯有手绘,线条可行云流水,色彩可随心所欲。记者团是我从只会临摹的画者,升级为用画笔创造的美术编辑。记者团于我是梦的色彩晕开来的画纸。

愿记者团的未来,大触如云。

感谢有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