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旧版栏目>合作交流>普高融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郑庆彬教授为实验学子讲《神奇的碳材料》
发布日期:2020-12-31 13:53
信息来源:
山东省实验中学
浏览次数: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博士生导师、先进碳材料实验室负责人郑庄彬教授在东校区为实验学子带来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国与西方”为主题的精彩讲座,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同学参加。本次讲座由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崔乐俊主持。

在报告的开始,郑教授以人类的三个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为开篇,讲述了他从童年到大学的回忆。郑教授说, 他在乡村长大,从小便喜欢探索自然,后来为了识字便读家里墙上的报纸,于是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也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步入高中大学,他渐渐的开始独立思考,对知识抱有浓厚的好奇心。于是本科毕业后,他鼓起勇气向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自荐,由此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之后,他又去了德国莱布尼茨高分子研究所,被授予“洪堡学者”荣誉称号。从海外归来后,郑庆彬先生在爱国之心与造福人类伟大目标的驱动下选择成为了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名专业型教授。2020年,郑教授荣获“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他以亲身体会告诉实验学子拥有神圣的好奇心是持续有效学习的原动力。报告的间隙,郑教授提问台下学生什么是你学习的原动力,同学们纷纷表示学习的意义是在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同时为国家做出贡献。

关于科研,郑教授以“神奇的碳材料”为主题,从工业革命讲起,讲述了碳对人类的重要性、多样性和可能性,并介绍了人们探索碳材料的历程。郑教授讲述了石墨烯的来源故事,告诉了同学们要执着的道理。他回忆在发明透明导电薄膜时,自己联想到了儿时乡下一种叫“水上漂”的小虫,并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小虫的足部既有疏水的部分也有亲水的部分。由这个原理便制作出了部分疏水部分亲水的石墨烯。还有高灵敏传感器,也是由蜘蛛网的原理发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