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教研>人才培养
山东唯一进国家队选手 省实验学生孙宇新在第17届国际地理奥赛中摘铜
发布日期:2022-09-29 17:17
信息来源:
山东省实验中学
浏览次数:

给出一张植被或地貌图,你能否在短时间内准确回答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这正是今年国际地理奥赛的野外题测试之一。

考察的知识面广、细节多,这都是地理奥赛区别于其他学科奥赛的特点。近日,山东省实验中学收到了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喜讯:在第17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省实验高二28班学生孙宇新与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名选手角逐,以优异表现斩获铜牌。老师们说,孙宇新自小学时起就对地理学科有浓厚兴趣,高中阶段更是达到可以给同学“出题”的水准。

作为山东唯一选手进国家队

全英文试题最具考验

由于疫情原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7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在线上举行。据介绍,国际地理奥赛共分为综合题、野外题和多媒体测试三部分。按照比赛日程,在8月11日开始第一场考试,即多媒体测试;8月12日举行了综合题测试,8月13日举行了野外题测试。

今年4月份,孙宇新在国际地理奥赛中国大陆地区选拔赛中摘金,进入四人国家队,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者。

回顾第17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整个比赛过程,孙宇新说,最考验他的有两点:一个是语言,另一个是知识短板。据悉,竞赛中材料用英文,答题也要用英文。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非常有利,而对中国队员来说则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分值比重各占40%的综合题和野外题,其书写量特别大,还包括大量的英文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有些问题虽然知道答案,但是因为写不对而答错。”孙宇新说。

知识的短板是孙宇新面临的另一难点。“涉及到城市的考题,比如估算城市人口密度等难不倒我,这是我熟悉与擅长的领域,但山区、乡村等就相对生疏。”

有难点,不妨碍孙宇新沉着应对,最终,孙宇新和来自46个国家或地区的180名选手角逐后摘取铜牌。

能自主野外考察

老师称赞他“能动能静”

给出一个边界指示牌,选手要迅速反应答出其相邻的国家或地区;给出一张植被或地貌图,要准确判断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这都是国际地理奥赛题的范畴,由此可见,对选手来说,脑中需要有足够的知识积淀,才能“按图索骥”给出正确答案。

自小学时,孙宇新就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科普类电视栏目《地理中国》成为打开他兴趣的开关之一。有兴趣,也有让自己的兴趣坚持并深入的毅力,孙宇新说,他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扩充自己的知识积累,一直坚持到高中。高一开始,他正式进行地理奥赛学习。

在孙宇新看来,地理奥赛的魅力还在于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台风天让他看到了天气的变幻莫测;每天上下学的路上,路过一些小区、道路等,他都会根据所学知识联系、思考。气象研究也将是孙宇新未来的职业方向之一。

孙宇新的指导老师薛文介绍,地理竞赛涉及面非常广,包括气候、地貌、城市管理等,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的全面性,以及实践能力,特别是野外题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地理实践力要求非常高。

在薛文与其他指导老师元杰、王桂林等看来,孙宇新“能动能静”,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他能高效吸收,课堂外,他还能模拟实际考试程序,自主进行野外考察。做事有规划,非常自律,这都是他在地理奥赛中能胜出的原因。“我们曾有一次小范围地对爱好地理学生的校内选拔考试,题目就是孙宇新出的。”薛文说。

参加地理奥赛的学习,也让孙宇新收获了他认为可贵的一些品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也大不相同。生活中也是如此,多角度观察和思考,才能将问题认识的更全面。”

相关新闻

自第13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开始,山东省实验中学已经连续五届在国际奥赛中斩获奖牌,共计一金两银三铜。


国际地理奥赛(IGEO)是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与国际地理联合会国际地理教育奥林匹克委员会合作举办,到2021年为止,共举办了17届。竞赛内容涉及气候与气候变化、灾害与灾害管理、资源与资源管理、环境地理与可持续发展、地貌、景观与土地利用、农业地理与粮食问题、人口与人口变化、经济地理与全球化、发展地理与空间不平衡、城市地理、城市更新与城市规划、旅游与旅游管理、文化地理与区域认同共12个主题,地图技能、探究和问题解决技能、描述判断技能3项技能。